卦,以艮下干上的组合,揭示了一种关于进退的哲学思考。在持久稳定之中,事物无法久居其所,必然会有变化,这就是退的意义。,即是退避、离去。
长久之后的变化,是自然之理中的相互依存。卦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世界:天下有山,天在上,阳性力量向上奋进,山体高耸。然而山体虽高,却有卜陵之象,天却向上而去。这就是退、离去的意象。卦象中显示二阴生于下方,阴柔力量逐渐增长,阳刚力量消退,小人逐渐兴盛,君子则选择退避。
卦的启示是亨通的,但也带有小利贞的意味。君子知道退藏以伸其道的智慧,只要正道不屈,便是亨通。面对小人道长的局面,君子的退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种退避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君子在特定时机下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关于“小利贞”,各家的解释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是指小人而言,但根据易经的解读惯例,它更可能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的策略性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小利贞”意味着适度退避,避免激化矛盾。初六的卦象是尾厉,意味着在事情的最后阶段需要谨慎行事,不宜过于激进。卦提醒我们,在进退之间要审时度势,做出明智的抉择。
进一步解读卦的程传部分,我们看到在卦象的初始阶段,遁世隐居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初爻代表尾随者,处于落后的位置,这种落后使得遁世之人陷入危险的境地。初爻以柔弱的姿态面对微末之事,应该静观其变,避免灾难。然而一些学者指出,初爻的遁世选择可能是一种策略性行动,旨在避免更大的危险。
在九四的情况中,好遁出现,君子吉祥而小人则否。这是因为君子能够克制自己遵循道义而远离困扰之象,而小人则不能做到。对于君子而言,这是吉祥的征兆;而对于小人来说,则是凶兆。这种解读强调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进退选择时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龚氏焕论道,嘉贞吉,这正是《彖传》中所描述的而亨通之境。一个身处尊贵地位的人,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事务,与时俱进,行事务实中道。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坚守原则和操守,其言行举止都纯正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嘉贞吉的境界,是每个人应当追求和效仿的楷模。
张子进一步解释道,有一种力量,虽不严厉却让人心生敬畏,称之为好。君子行事果断,以道义为决断标准,能舍弃个人喜好而做出正确选择,因此获得吉利的结果。小人却因无法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因过度溺爱而引发担忧。
朱氏震阐述道,好并非带有恶意的避世行为,而是以从容的态度避开冲突。君子以从容不迫的方式行事,避免表现出愤怒和激烈的行为。这正是孟子所倡导的境界。小人则无法做到这一境界,容易情绪失控。这一爻与初六相呼应,提醒人们要警惕小人的陷阱,辅助君子的决断。
又有一解,君子吉祥,小人则衰败。君子的隐退被认为是吉祥的,因为他们能够以中正之道行事,处变不惊。然而对于小人来说,如果君子选择隐退,他们可能很快面临失败。这是因为小人在面对选择时往往被私欲所困,无法超越私欲遵循道义。这种解释与《易经》中对小人的警示相吻合。九五之时,嘉贞吉,意味着以中正之道行事的人能够获得吉祥的结果。这种状态被描述为之嘉美者也。无论是行动还是静止,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状态被程传解释为中正之道的表现。尽管并非君主的主要事务,但君主在远离不良事物方面也应保持中正的状态。领悟古爻的智慧,我们可以探讨“肥”之道。肥意味着即使在隐逸状态中也能保持精神上的富足和自在。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并非来自物质上的丰盈,而是一种超越纷扰的境界。从程传解读来看,肥之境象征着刚阳之气远离纷扰,处于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集说部分汇集了多位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肥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自在的体现,是超越物质纷扰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或许都应该学会肥的智慧,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精神上的富足和自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