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依靠清晰的打表计费模式,给乘客带来了透明化的消费体验。而在急救领域,救护车的计费方式也曾引发诸多讨论。近日,北京市宣布了新的救护车收费标准,统一采取打表计费的方式,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救护车也要打表计费
自5月1日起,北京市的救护车将采用全新的收费标准。与过去“车辆往返全程计价”不同,现在将采取“按里程计价”的方式,每辆救护车都将配备计时器,确保费用透明。这意味着,以往常常引发争议的“返程费”、“空驶费”将成为历史。
救护车为何要打表计费?
救护车作为急救资源,承载着“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救护车的收费问题一直缺乏统一标准,各地的收费标准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漫天要价的极端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既与制度规范的缺失有关,也与救护车的特殊性质密不可分。在急救资源紧张、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背景下,救护车收费过高的问题愈发严重。
这种局面导致患者和家属利益受损,也对医院方面的利益造成威胁。偏向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急救车的正常运行。而北京市新的收费标准明显高于出租车,这显然是在充分考虑救护车的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制定的。给救护车收费戴上“紧箍咒”,既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担。
对救护车打表计费的看法
尽管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地方差距,但各地可以借鉴北京的做法,为救护车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救护车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不宜完全市场化。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老百姓“用不起”救护车。“按里程计价”的收费标准就像一条鲶鱼,希望它能搅动救护车收费市场的“一潭死水”,让更多地方的老百姓能够更便利、更公平地使用救护车服务。这样的改革对于建立公正、透明的急救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