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夜间磨牙的奥秘:原因、症状与治疗
磨牙,这一看似普通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秘密。你是否曾在深夜被他人磨牙的声音所困扰?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磨牙的背后原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夜间磨牙?
夜间磨牙,是一种在“意识下”或“非意识下”的“习惯性”磨牙行为。这一现象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也会出现在儿童身上。特别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磨牙声让人毛骨悚然,给他人带来不安。据统计,磨牙的人口年龄分布广泛,但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约占总人口的6-8%。
临床可能的症状
长期磨牙可能导致:
1. 牙齿咬合面磨损,对冷热刺激敏感。
2. 牙周组织受伤,牙齿松动。
3. 颞颚关节发出杂音。
4. 颜面疼痛,咀嚼肌肉疲劳。
5. 下颚肥大。
造成的原因
夜间磨牙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生理性、情绪压力及睡眠问题。
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上下齿列不整或咬合过高。习惯性咀嚼行为如铅笔、口香糖等也可能导致磨牙。脑部病变和肠胃系统障碍等亦可能引起磨牙。
情绪压力:临床观察发现,生活中出现造成情绪紧张的事件时,磨牙频率会增加。
睡眠问题:近年来,科学家对睡眠问题的研究认为,磨牙可能是脑部细胞功能在睡眠中的短暂失常或脑内化学物质的失衡所致。
治疗的方式
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
1. 药物:可考虑使用肌肉松弛剂或抗焦虑剂,但需注意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2. 咬合板:是目前最普遍的方式,可保护牙齿。约五分之一的患者使用咬合板后会停止磨牙。若牙齿咬合不正,需调整牙齿咬合,可通过矫正方法或“咬合平衡”治疗来完成。
3.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睡前放松动作、避免剧烈运动、深呼吸、等,有助于减少磨牙。
若1小时内磨牙超过6次,建议接受治疗。治疗时需先找出磨牙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若是由齿列不整或咬合问题引起,需作咬合调整或戴咬合板等装置。若由其他因素如情绪压力、睡眠问题、脑部病变或肠胃因素引起,则需与其他科室医师会诊作深入诊治。治疗期间,为了保护口颚系统,可戴咬合保护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夜间磨牙,找到合适的方法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