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古老的文化脉络中,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我们都会迎来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的重阳节。这个节日,又被称为老年节、重九节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重阳节的称呼繁多,诸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等。而晒秋节和敬老节的称呼,更是为这个节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重阳节源自古人的天象崇拜,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起源,至西汉时期逐渐普及,到了唐代以后更是达到了鼎盛。古人在这一天登高祈福、赏菊、佩戴茱萸、祭祖,祈愿长寿。
今天,重阳节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更是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重要日子。之所以被称为敬老节,是因为“九”在中文中象征着长久和尊贵。在数字中,“九”是最大的,而“九九”又与“久久”谐音,寓意着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重阳节被赋予了更多的敬老意义。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人们登高望远,感受金秋时节的清爽和宜人景色,既健身祛病,又心旷神怡。祭祖是重阳节的重要传统,这一天,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习俗。在岭南等地,重阳祭祖的传统仍然盛行。吃重阳糕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制作随意,但讲究的重阳糕要制成九层,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意。至于赏菊,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传统。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这一天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汇聚,共享菊花盛宴。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这个充满敬意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向长辈们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愿每一位长者健康长寿、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