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是易学中独树一帜的占测分支,其深远影响在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汉魏以后的时代。
奇门遁甲以独特的方式融合了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等哲学元素,构建起一个多维的时空格局。在这个格局中,特定的时日被精心放置,以某一点为中心,揭示出宇宙中具体时间与具体方位的万物流变规律。通过这种格局,人们可以洞察出吉凶环境,从而为行为抉择和时间安排提供有力的依据。
那么,这个深邃的占测门类为何被称为“奇门遁甲”呢?其含义又是什么呢?“奇门遁甲”这个词汇由“奇”、“门”、“遁甲”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奇”指的是乙、丙、丁三奇;而“门”则是指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
“遁”字意味着隐藏,“甲”则指六甲,包括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在奇门遁甲中,“遁甲”是最尊贵的存在,它隐藏于六仪之下,不轻易显现。这六仪,指的是戍、已、庚、辛、壬、癸六仪。还有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配合运行。奇门遁甲的占测主要分为天盘、中盘和地盘三个层面,分别象征天、地及人事。其中,天盘的九宫有九星运转,中盘的八宫则布置了八门,而地盘的八宫则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每一宫都分配了特定的奇仪组合。通过排列六仪、三奇、八门和九星,结合具体时日进行占测,就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性状和动向,从而选出最佳的时机和方位。这就是中国神秘文化中独特的奇门遁甲。它融合了哲学智慧与实际应用,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门深奥而神秘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