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迎来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
雨水进入意义的春天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冷空气余寒仍在。
雨水三侯一候獭祭鱼此时水獭开始捕鱼,常将鱼陈列水边,有如祭祀;二候鸿雁来大约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日后,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何为“雨”雨水的“雨”的古字,上面一横天,横下面湖南风水网是穹隆象征,象征云气升腾;说明“无云不成雨”。风流云散,别而为雨,由此,穹隆下有四行雨点,每行三点。这个象意,四是四方,四维;三是雨露滋润,天地气和而成甘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雨水习俗接寿在雨水节气上,有个民俗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长命百岁。女儿则是炖了猪脚、鸡汤,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由女婿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回娘家“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穗子。该习俗现在仍在农村流行。
拉保保“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区的习俗。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尤独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占稻色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花”与“发”语音相同。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供奉天官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雨水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季节过去,温暖的春天到来。但此时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冒。雨水养生要注意防“倒春寒”,以及养肝护脾。健脾护胃《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随着雨水增多,脾胃易为湿气所困,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此时饮食应以汤、粥为主,养护脾胃,固本培元。也可多以芡实、薏苡仁等搭配健脾祛湿的食疗方,例如芡实莲子苡仁汤。上薄下厚要防“倒春寒”,就要“春捂”。雨水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保暖重点在于下半身。人体的阳气根于肾,随着气温回升,肾阳也会逐渐升发,这时若受寒凉,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腰腹和腿脚部位要穿得偏厚一些。
应对春困俗语说“春乏秋困”,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可有效应对春困。一是可外出郊游、,到野外感受万物的勃然生机,或是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可振奋身心;二可吃些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如苦的、酸的、或辣的,使身体从冬藏中慢慢过渡出来;三可选用一些提升的香水、精油,降低疲惫感;四可听些节奏明快的音乐。几种方法可交替搭配使用。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养生三要素要记住,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春捂要恰到好处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想到春捂,春捂也要捂的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