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一本记录三国历史的史书,有此缺憾,不知道陈寿当时的心情是啥样?
作为蜀汉第一任丞相,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不可能不知道史官的重要性,也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疏漏。那么,蜀国不设史官的原因只有一个——诸葛亮有意为之。可是,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网络配图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设史官,其中主要原因也许是害怕史官记录他的不好言行,阻碍他行权做事。以诸葛亮的“达于为政”和其思维之周密,以及“杖二十以上亲决”的精细作风,应该是不会不知道不置史官之害的。
死后,诸葛亮为托孤大臣,权倾朝野,全国上下唯他马首是瞻。朝中一切事务“咸决于亮”。高度集权会使他容易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随时随地都会有过激行为发生,比如他如何排挤;如何对待;如何对待仓促发动北伐等等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例如失街亭一事,诸葛亮“违众拔谡”,派遣只会的马谡担当前锋,结果惨遭失败,诸葛亮为保护自己地位,挥泪斩了马谡,马谡当时并没有像外间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请罪,而是在军败之后选择了畏罪潜逃一途,后被缉捕归案。
在诸葛亮判其死刑后,还没来得及执行,就于狱中病故。马谡潜逃案还导致了与马谡关系很好的荆楚集团的另一骨干向朗,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不难设想,蜀国当时要有史官的话,对于里面所发生的内情定会有详细论述。
网络配图
“国不置史”这个举动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在蜀亡以后,即使是作为蜀汉著名史学家谯周弟子的陈寿,在当代人修当代史的情况下,奉命修编的《三国志》里也惟有蜀书因为“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各类资料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无法单独作传,仅仅只修了一卷便作罢了。
倘若说在刘备手上的时候是因蜀汉初建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在刘禅当政后这么长的时间内,政权稳固度应该已经大大地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拥有、秦宓、谯周、许靖等多名出色的文、史学人才情况下,作为自承正统的蜀汉朝廷依然“国不置史”,那就不太能以诸葛亮“犹有未绸”这样简单的失误所能解释得通了,而要是从“行事多遗”这个角度去看,更会多少令人疑惑其“国不置史”的目的何在。
网络配图
《读书镜》中记载,一日罢朝,俯首不言,久之,内侍王继恩问故。上曰“早来前殿指挥一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也。”众所周知,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又“”,使自己的统治地位稳若泰山。这样一位开国“偶有误失”,竟然怕“史官书之”,令人感慨。
所以,避免“史官书之”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压根儿就不设立史官,诸葛亮这一招也真够绝的。
纵览几千年帝王史,我们发现有的帝王虽贵为,有的却在诸多窝囊和烦恼中痛苦煎熬,或以一种窝囊的方式而离开人世,或因未能察觉的窝囊事而被后人遗笑千年。